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迎难而上,逆势增长,完成销售收入10.03亿元,稳步跨越十亿台阶,其中主导产品随车起重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5%,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5%,持续领跑行业;高空系列产品销售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迎难而上,逆势增长,完成销售收入10.03亿元,稳步跨越十亿台阶,其中主导产品随车起重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5%,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5%,持续领跑行业;高空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7%,环卫系栖霞工地吊车出租列产品实现倍增。在外部环境下滑、宏观经济深度调整的环境下,面临严峻的行业形势和市场机遇,徐工随车一年来紧紧围绕质量效益经营核心,通过落实四个着力、六个突出工作思路,推进技术开发、关键零部件统型和产品适应性改进,提升制造过程效率,在冲锋十亿的决胜之年,实现了主营目标的跨越发展,交出了良好的成绩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9〕1071号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转来《关于报送的请示》(川发改〔2019〕17号)收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为落实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附后),建设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等8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把握节奏、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提升快线运营速度和网络服务水平。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四、本期建设项目要与天府机场、双流机场、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做好规划衔接。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规划布局的衔接,做好换乘设计,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早在39吨“立项之初,徐工研发团队便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智慧。务实的徐工研发人员潜心研究,突破创新,扎根工地进行无数次的超强度实验,积极对标当前世界先进的垂直振动技术,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终于研发出具有徐工特色的垂直振动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垂直振动轮,从而实现了超大激振力超大振幅,使其具备了超厚铺层、超深度压实的能力。据了解,其有效压实深度达1m以上,作业效率极高,压实十分均匀,平整度、压实效果较好,”的美誉实至名归。同时,39吨“全球之”传承了徐工压路机一贯可靠、高效、智能的压实特点。为使这个39吨“大块头”高效稳健,研发人员凭借丰富的设计经验、多次技术调研和方案评审,设计制定优的整机性能参数,使其具备了稳定的振动力源、40%以上的良好爬坡、超强防打滑以及高效可靠的超厚铺层工作多项能力。并利用国际领先的CAE流场分析等数字化设计技术,保证散热性能,切实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据悉,研发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的新一代外观覆盖件和驾驶室,使39吨的“全球之”更具徐工特色和国际范儿。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路面机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如今,39吨“全球之”——徐工新型超大吨位全液压单钢轮压路机的成功问世,必将承载着大国重器的无限荣耀,再次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全球超越。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工程,这些超级工程都将成为影响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随着“宏海号”22000吨现场项目指挥长张聪的一声令下,宏华海洋首制船(M1201)下水仪式正式举行,进而标志着由武汉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武桥重工集团整体打造的世界级超级工程装备——“宏海号”22000吨门式起重机1号机顺利完成它的总装调试工作,并实施首吊。 举世瞩目的“宏海吊”,是目前全球起重量大的可移动的门式起重机,总投资7亿多元,主体跨度124米,起吊高达65米,总起重量为22000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门式起重机设计在20000吨级以上。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如果将这1000标准集装箱首尾相接,长度超过1座天兴洲长江大桥的长度。如果这些集装箱各个相叠,那么高度将是世界著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高度的7倍有余。据了解,以往海上钻井平台通常采用分段建造的方法,先建造下浮体,使用百吨级的起重设备将诸多分段吊装到30多米高的下浮体上,高位作业,安全、质量、效率都难以保证,造成资源浪费。依靠“宏海吊”等一系列创新工艺,可实现石油钻井平台分段建造、设备安装在陆地上完成之后,一次性将20000吨以上的模块整体吊装合拢。目前,2号机也进入了紧张的装配阶段,预计整机将于2015年6月完工。 届时,首台套世界大起重量可移动门式起重装备将成为武汉高端重型工程装备领域的“新名片”。它改变着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项目建造领域的未来。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推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升级,造大船,建设海上“铁路”,将不再是梦想。
近日,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设备院承建的浙江凯灵船厂完成了50吨门座起重机的后一个部件大拉杆吊装工作,标志着该机制造过程中风险大的工作环节已经完成,为顺利交付打下了可靠基础。 该起重机主要用于码头吊装作业,大起重量为50吨,大起重幅度达48米。该机安装高度较高,结构外形尺寸大、重量大,门座机自重达532吨,为安装施工带来了困难。工作人员顺利完成吊装工作。
鲁公网安备 37068202000376号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