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早在39吨“立项之初,徐工研发团队便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智慧。务实的徐工研发人员潜心研究,突破创新,扎根工地进行无数次的超强度实验,积极对标当前世界莱西吊装出租公司先进的垂直振动技术,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终于研发出具有徐工特色的垂直振动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垂直振动轮,从而实现了超大激振力超大振幅,使其具备了超厚铺层、超深度压实的能力。据了解,其有效压实深度达1m以上,作业效率极高,压实十分均匀,平整度、压实效果较好,”的美誉实至名归。同时,39吨“全球之”传承了徐工压路机一贯可靠、高效、智能的压实特点。为使这个39吨“大块头”高效稳健,研发人员凭借丰富的设计经验、多次技术调研和方案评审,设计制定优的整机性能参数,使其具备了稳定的振动力源、40%以上的良好爬坡、超强防打滑以及高效可靠的超厚铺层工作多项能力。并利用国际领先的CAE流场分析等数字化设计技术,保证散热性能,切实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据悉,研发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的新一代外观覆盖件和驾驶室,使39吨的“全球之”更具徐工特色和国际范儿。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路面机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如今,39吨“全球之”——徐工新型超大吨位全液压单钢轮压路机的成功问世,必将承载着大国重器的无限荣耀,再次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全球超越。
当下的建筑工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越来越多的塔式起重机被安放在狭小的空间内,显得十分拥挤。 针对这种情况,平头塔机以其便捷的拆装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用户关注。马尼托瓦克研发了一款新的平头式塔机MCT200。
11月25日,SQS500随车起重机将闪耀亮相2014年上海宝马展,这是目前国内首家采用U型臂的直臂随车起重机且是大吨位的。 近几年,徐工稳占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市场占有率的50%以上,但在六边形臂体的产品上稍逊。徐工一直在这方面做努力,终于完成了以SQS500作为U型臂家族中的代表产品,其吊臂采用优化的多节圆弧臂架系统,横截面模量大、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能较大幅度减轻吊机的重量,满足轻量化的要求。该产品大起重力矩50t.m,大起升重量20t,主臂大工作幅度可达25米,大作业高度可达32米,吊装性能突出。不仅拥有美丽的外形,而且诠释了安全、环保、可靠性的生产制造理念。此款产品的耀世登场标志着徐工随车在产品研发方面又登上了崭新的高度。
近日,落户内蒙古地区的第一台徐工QAY650全地面起重机成功在河北张家口风电场完成了它的风电吊装“首秀”,将一台重83吨、高83米的2.0兆瓦风机成功安装。 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上,一台徐工QAY650全地面起重机正迎风起臂,在张北风场利用新型风电工况进行2.0兆瓦风力发电机试验机吊装。夕阳西下,起重机则在落日的余晖中,完成后的吊装动作。 与以往2.0兆瓦风机安装相比,本次吊装对起重设备的产品性能有着更高要求,需安装一款2.0兆瓦新型风机的试验机型,其机头重量、安装高度都大于普通产品。徐工QAY650采用17米作业半径、82.4米主臂长度、6米风电专用臂头的作业工况,成功完成了首秀任务。本次安装的试验机型将在风电场进行为期2个月的运转试验。
起重机是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吊车。它主要用来吊运成件物品,配备适当吊具后也可吊运散状物料和液态物料。 起重机的工作特点是作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各机构经常处于起动、制动和正反方向运转的工作状态。中国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桔槔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雏形;14世纪,西欧出现人力和畜力驱动的转动臂架型起重机;19世纪前期,出现了桥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重要磨损件如轴、齿轮和吊具等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开始采用水力驱动;到了19世纪后期,蒸汽驱动的起重机逐渐取代了水力驱动的起重机;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电气工业和内燃机工业的迅速发展,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基本形成。起重机通常按结构分为臂架型起重机和桥架型起重机。臂架型起重机包括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浮游起重机、自行式起重机、由桅杆和臂架组成的桅杆起重机、沿墙壁运行的壁行起重机和装在船舶甲板上的甲板起重机等;桥架型起重机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运载桥和缆索起重机等。起重机也可按用途、驱动方式和机动性等特点分类。
鲁公网安备 37068202000376号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